转入10月份以来,华北玉米价格持续声浪,特别是在是山东及河南多地玉米价格声浪幅度多达200元/吨。后期来看,即使华北天气没恶化,随着东北玉米流向华北地区数量快速增长,华北玉米价格之后声浪空间也受限。
近期秋风阴雨天气使得玉米价格下跌,但考虑到季节性供应压力,预计后期市场玉米价格下跌空间受限,警告贸易商对后期市场价格不宜盲目追涨,作好11月中旬以后玉米价格回升的打算。11月后东北玉米将重回弱势本周,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稳中有上涨。10月27日,吉林长春深加工企业标准水分二等新的玉米收购价为1430~1450元/吨,松原标准水分三等玉米收购价为1420元/吨,皆与上周持平;黑龙江绥化标准水分三等玉米收购价1400元/吨,持平,但企业对潮粮扣水、扣杂十分严苛,实际收购价较低;内蒙古通辽深加工企业标准水分二等玉米收购价1480~1530元/吨,下跌30~40元/吨。
有利天气对玉米价格构成承托。过去一周,东北地区经常出现降温降雪(雨)天气,秋收和粮食柴火、存储受到影响。黑龙江10月19日、21日经常出现小到中雪,同江市等地因降雪天气秋收停止。
截至10月23日,黑龙江、吉林秋粮进账已完成85%,两省玉米进账工程进度较长年偏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表明,本周东北农户售粮工程进度为5%,比上周提升2个百分点,同比偏慢3个百分点。不受有利天气影响,东北地区新的季玉米上市工程进度偏慢。
本周东北玉米价格保持结实,除了天气影响上量外,一是国家白鱼对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并购玉米展开补贴,这对玉米价格有一定承托起到;二是生产者补贴仍未做到,玉米出售价格同比大幅度减少,农户仍有较强的惜售心理;三是华北玉米价格持续声浪,东北玉米运到华北利润减少,本周黑龙江玉米早已开始流向华北地区,对当地玉米价格也有一定承托。预计11月后季节性供应压力将渐渐获得反映,预计在可观的供应压力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将重回弱势。华北玉米之后声浪空间受限本周,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之后声浪。
10月27日,河北秦皇岛深加工企业标准水分新的玉米收购价1570~1590元/吨,比上周下跌10~20元/吨;山东潍坊1760~1790元/吨,下跌20元/吨;临沂1750~1790元/吨,下跌40元/吨。河南安阳饲料企业收购价为1780~1820元/吨,比上周下跌50~80元/吨。本周华北地区阴雨天气依然较多,基层售粮阻碍,干粮供应依然更为紧绷,玉米价格之后声浪。值得注意的是,以黑龙江1300元/吨左右的干玉米成本计算,发运至山东潍坊地区的利润早已快速增长至70~100元/吨。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玉米上市量开始减少,浸泡塔开塔数量快速增长,浸泡玉米供应减少。而天气预报表明,未来一周华北仍多降温阴雨天气,意味著短期内华北地区腊玉米供应仍将偏紧。在此情况下,华北企业转入东北地区询价频密,目前有数东北玉米流向华北,这将诱导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下跌。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有上涨本周,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大位中略涨。10月27日,辽宁锦州港贸易商并购15%水以内、霉变2%以内的浸泡新的玉米收购价为1700~1710元/吨,理论平舱价为1750~1760元/吨,皆比上周下跌20~40元/吨;鲅鱼圈港霉变2%以内的玉米收购价为1680~1700元/吨,理论平舱价为1730~1750元/吨,皆比上周下跌10~20元/吨。近日,辽宁不受降雨影响,港口上量不欠佳,加之港口装船市场需求充沛,承托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小幅走强。
10月21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总计226.3万吨,比上周减少8.7万吨,同比增加13.1万吨。本周四港共下海大约42.1万吨玉米,比上周减少13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南方港口市场需求充沛,北方港口发运大力。本周,广东港口玉米价格小幅下跌。
10月27日,广东港口新的玉米报价1870~1890元/吨,比上周下跌10~20元/吨,南方港口追随北方港口价格上涨。此外,台风过后,饲料企业订购市场需求完全恢复,也提振港口玉米价格。目前,北方港口玉米抵达广东港口的成本为1840~1870元/吨,南北港口贸易利润仍削减至10~30元/吨,比上周上升40元/吨。
截至10月26日,广东港口玉米库存为14.7万吨,比上周减少4.8万吨,随着提货量完全恢复,港口库存预计下降。涉及更加多读者预计国内淀粉涨势无法持续10月27日,吉林长春淀粉出厂价为2030~2050元/吨,比上周下跌80~90元/吨;黑龙江青冈2000~2050元/吨,下跌50元/吨;内蒙古通辽2000元/吨,下跌20元/吨。河北秦皇岛淀粉出厂价为2150~2200元/吨,比上周下跌50元/吨;山东滨州大型淀粉加工企业淀粉出厂价2140~2180元/吨,持平。如果不考虑到保险费,吉林长春加工1吨玉米理论盈利228元,比上周提升49元/吨;山东滨州理论盈利114元/吨,比上周提升4元/吨。
淀粉价格及部分副产品价格上涨反对加工利润下跌。本周,华北地区淀粉行业开工率为78%,比上周提升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开工率70%,快速增长3个百分点;国内淀粉行业总开工率约74%,提升3个百分点。9月中下旬以来,淀粉行业开工率持续增长。
预计本周淀粉行业消耗玉米88万吨,比上周减少4万吨。其中,东北地区28万吨,比上周减少1万吨;华北地区52万吨,比上周减少2万吨。短期内,不受玉米价格结实及淀粉渠道库存偏紧影响,淀粉价格以下跌居多。
后期来看,淀粉价格上涨将无法持续。一方面,今年东北地区玉米进账工程进度偏慢将近一成,后期东北玉米将大量上市,一旦华北天气恶化,玉米上市量也将明显减少,玉米价格将一声暴跌,压制淀粉价格;另一方面,当前淀粉开工率较前期明显减少,后期淀粉供应也将明显提高,也将对淀粉价格有所压制。新的年度进口玉米或为200万吨海关数据表明,9月份我国进口玉米1.9万吨,环比上升0.75万吨,同比上升15万吨;1~9月我国总计进口玉米297.9万吨,同比上升34.31%。
2015/2016年度(10月至9月)总计进口玉米317.4万吨,同比上升42.5%,其中乌克兰玉米占到89.31%。10月27日,美国2号黄玉米12月船期运达我国港口CNF价为188美元/吨,完税成本为1550元/吨,对应我国北方港口到港价1400元/吨可以阻挡进口。由于我国对新的季玉米实施“市场定价、价调补分离出来”政策,国内玉米价格比往年大幅度上升,预计进口玉米及杂粮等的替代优势将大幅度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实施进口玉米配额分配制度,进口商体现,近年来当年玉米进口配额的分配一般来说不会和前几年的实际进口数量挂勾,这将造成部分进口商为了挽回进口配额,在进口利润不佳的情况下,依然进口部分玉米。预计2016/2017年度玉米进口量为200万吨,低于此前预测,比上年度上升37%。
玉米替代品进口将之后上升海关数据表明,2016年9月我国进口高粱69.79万吨,2015/2016年度(10月至9月)总计进口831.4万吨,同比上升18.2%;9月我国进口大麦83.11万吨,2015/2016年度总计进口586.92万吨,同比上升40.47%,其中饲用大麦大约287万吨,同比上升59%;9月我国进口DDGS27.22万吨,2015/2016年度总计进口424.35万吨,同比上升24.39%。2015/2016年度我国进口高粱、大麦和DDGS总量为1843万吨,比上年度上升28.1%。去除酒用大麦,换算后2015年上述进口产品预计需要替代饲用玉米1300万吨,同比增加625万吨,减幅32.47%。
预计2016/2017年度我国进口高粱300万吨、大麦300万吨和DDGS200万吨,总量将降到800万吨,同比上升56.6%。去除酒用大麦,换算后预计仅有能替代玉米458.4万吨,减幅65%。若您有更加多行情资讯,请求与我联系吧!邮箱:zuoqiangqiang@cnhnkj.。
本文来源:开云网址-www.global-esgo.com